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coco@enec.net

搜索
下载亿恩app

超200家店铺被TRO!TEMU、亚马逊均涉及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路雪苹

2025-04-11 10:10

引言 一个小小的绣花针竟让200多家店铺都“翻车”了。

一份看似不起眼的TRO,却让一众卖家闻风丧胆。被TRO重伤后,产品遭到强制下架、资金冻结的卖家更是不在少数。

 

小小绣花针让超200家店铺被TRO

 

一个小小的绣花针竟让200多家店铺都“翻车”了。

 

TEMU卖家反馈,不少同行收到了TRO通知,原因则是主做缝纫机配件的品牌PST Innovations LLC向宾夕法尼亚西区地方法院正式提起了“螺旋眼绣花针版权、专利及商标”侵权案件,案件号为25-cv-00377,代理律所为whitewood law。

 

虽然该案件目前处于完全密封阶段,但小编了解到已有TEMU、亚马逊等平台在内的超200家店铺中招。而本次的案件主要围绕一款名为“Spiral Eye Needle”的螺旋眼绣花针专利产品展开,专利号为:8151720。

 

搜索“PST Innovations LLC”可以发现,该公司拥有网站The Needle Lady,主做的就是各类针制品。

 

图一.jpg

不同于传统缝纫机需要将线头精准穿过针眼,其明星产品Spiral Eye Needle螺旋眼针则通过侧面穿线技术,在针眼处创新加入细小缝隙,使线能轻松滑入,彻底解决穿线头费力的情况。

 

受益于此创新,这款产品在缝纫界引发了热烈讨论,公司还为其注册了多个商标。

 

目前,该品牌下有6个商标,都是和商标类目26类相关,如Spiral Eye、Stainless hypoallergenic needles等,产品范围主要覆盖针、缝纫针。其发明专利的版权有两条,均是关于“OPEN EYE SEWING NEEDLE”这款绣花针。

 

图二.jpg

 

其官网也曾发布打假事件,声称有诸多“假冒仿冒品”。“Facebook上,有产品显示了我授权到Telebrand的螺旋眼设计,但他们所销售的实际针与图片并不匹配,”其官网写道。

 

图片广告显示螺旋的眼针,但他们所卖的确是PST Innovations LLC品牌的sench针。为此,品牌向法院发起维权,建议有中招这款绣花针的卖家尽早处理,以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TRO频发,卖家及时防范

 

在跨境圈,TRO事件并非是单独出现,往往是蜂拥而至。

 

早前,打地鼠玩具曾因其趣味、解压等性能一推出便爆火全网,不少卖家因此月销售过千,赚了不少,但近日这款产品也被国内卖家起诉侵权了,案件号为25-cv-3429,品牌方为Donger Zhan,代理律所为Alioth Law LLP。

 

图三.jpg

 

虽然品牌的涉案专利并未公开,但原告名下却早已注册了多项专利,不乏玩具注册、外观以及发明等专利。售卖相似产品的卖家最好尽快查验。

 

明星人手一件的Oakley眼镜你是否了解?这个起初以销售摩托车把手套为主的公司,后将产品线扩展到眼镜、服饰、鞋类以及配饰等类目,但在2007年被意大利眼镜制造商Luxottica收购。

 

而该公司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时尚的设计,因此为多款产品申请了外观专利,但近日它也向Illinois Northern法院提起了诉讼,案件号为25cv1480/25cv1495,原告律所为Greer, Burns & Crain Ltd。

 

TRO高发,无数卖家面临挑战,不止是上述产品,还有诸如灯具、宠物用品、眼镜等在内的类目侵权案件频发。有业内卖家反馈时不时的就会看到同行被告,无论是否出单,只要被盯上,很难轻松脱身。

 

相关数据显示,仅2025年1月份,TRO案件超过200起,主要涉嫌商标侵权、版权侵权以及专利侵权等。

 

很多卖家被TRO的情形多为三种,知识产权侵权(商标、专利和版权侵权)、虚假或误导性宣传(listing中使用其他品牌注册商标的关键词)以及公众利益的考量(销售仿冒商品)。

 

但也有不少卖家是遭遇到了不良分子的碰瓷,个别不良分子会利用一些合理规则去抢注卖家的商标或专利,再利用TRO的方式向卖家“碰瓷”,以此索要经济赔偿,甚至靠此年入不菲,一度让卖家头疼不已。

 

想必业内不少卖家都听过“一对夫妻靠TRO年入千万”的事件,4个小团队的公司与国外流氓律所合作,通过专利侵权投诉来谋取暴利,其轻轻松松年入百万,甚至千万的宣传一度带火“专业流氓”培训机构。

 

但事实很显然,这些恶意TRO行为不仅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带偏了一群人,也给卖家接下来正常的店铺运营带来了压力。

 

平台严打,卖家该如何应对TRO?

 

据卖家反馈,“钓鱼执法”是不少卖家遭遇TRO的一大重因,个别美国律所在平台以采购方向中国卖家询价,同时会索要图片和样品,更甚者直接下单产品,这一过程中直接搜集了卖家涉嫌侵权的证据。

 

为应对TRO,不少企业研发起了TRO预警和外观专利查询系统。亚马逊相关部门也早已开始对多个不良行为者提起了诉讼,其中不乏个别流氓律所和律师,但仍是屡禁不止。

 

于不少卖家而言, 资金就是维持正常运营的生命线,但若被TRO,则资金被冻结,相当于无法采购商品,无法补货;商品被强制下降则直接导致信誉下降,即便后续恢复,但流量和订单也会随之减少,最终损失惨重。

 

为应对TRO,卖家首当其冲要做的便是预防,产品上架前务必对产品的图片、描述以及关键词等进行严格审查。产品上架后,也需要多关注店铺实时的资金动态、商品状态以及平台通知。

 

部分有条件的卖家也可以去多了解海外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频繁涉及的商标和版权等规定,以便在遭遇TRO时,能及时对产品进行判断,从容应对当下状况。

 

即便收到TRO,卖家也应该先对自身进行评估,判断自身是否存在侵权行为,如若不存在侵权,则提供相关产品的设计图纸等有力证据;若涉及,则可以积极与原告和律所进行沟通,也可以借助相关专业人士的力量,以免遭受更多的赔偿金额和法律风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jingjing@enec.net
分享:
1.04w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词条

Flipkart

Aliexpress

京东

选品

起诉

香港

网站

购物APP

附加费

用户体验

一日跨境

特朗普

马来西亚

贸易战

更新

热卖品

欧洲电商

游戏

诈骗

DIY

社群

扫码加入社群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顶部